- 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突破375GW:工商业需求撑起分布式光伏市场“半壁江山”
- 为横河电机CENTUM VP系统启用PROFINET S2冗余功能
- 分布式技术是区块链的特征之一
- 软盟技术取得基于分布式架构的软件远程测试系统及方法专利
- 海通国际:首次覆盖法本信息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3429元
联系人:王经理
手机:13928851055
电话:13928851055
邮箱:sgbwre@163.com
地址:广州市天河南一街14-16号华信大夏四楼
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突破375GW:工商业需求撑起分布式光伏市场“半壁江山”
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突破375GW:工商业需求撑起分布式光伏市场“半壁江山”
我国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在技术进步与政策支持的双重驱动下持续增长,2024年累计装机已达375.00GW;市场区域分布呈现显著南移趋势,江苏、浙江、广东取代传统的山东、河南、河北,成为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的主力军。从细分市场来看,在政策引导与企业自身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需求爆发,订单数量急剧增加,目前已占据分布式光伏市场“半壁江山”。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扩张,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具备项目资源优势和资金实力的企业如隆基绿能等,在竞争中占据领先位置。
根据锐观网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分布式光伏产业投资机会与投融资策略建议分析报告》,分布式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辐射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其运行方式以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接入电网,系统主要由光伏组件、逆变器、支架及并网设备等构成,应用场景广泛覆盖工业厂房、商业建筑、市政公共设施及边远农牧区等。
分布式光伏技术的核心在于不断优化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与生产成本。近年来,新型光伏电池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钙钛矿、碲化镉等新型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持续提升,分别达到22.1%和17%,显著优于传统硅基电池,这不仅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发电量,也降低了度电成本。此外,光伏支架设计的革新(如跟踪式支架可根据太阳位置自动调整角度,提升发电效率)、BIPV(建筑一体化光伏)技术的成熟(将光伏组件与建筑材料有机结合,实现建筑美观与发电功能的统一),进一步拓展了分布式光伏的应用场景,使其在新建建筑、旧建筑改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冷热电联供(CCHP)系统的集成化设计更是通过能源梯级利用,将光伏发电与供暖、制冷等需求相结合,实现了综合能效的大幅提升,为分布式光伏的多元化应用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我国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24年,国内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118.18GW,同比增长22.7%;累计装机达到375.00GW,同比增长47.4%,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展望未来,行业增长动力依然充足,预计2025年我国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将达143GW,同比增长21.0%;累计装机将达518.00GW,同比增长38.1%,分布式光伏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中的作用将愈发重要。
从细分市场来看,国内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需求强烈,目前已占据分布式光伏市场的“半壁江山”,成为推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动力。
国内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的快速发展主要受政策驱动。2024年,国务院发布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为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该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并要求电力密集型企业显著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这一政策为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的发展设定了明确目标和路径。
与此同时,“双碳”目标的倒逼效应进一步加剧了工商业企业的转型压力。一方面,近年来能源成本持续攀升,尤其是对于高耗能企业而言,电费在运营成本中的占比不断提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负担,而安装分布式光伏可通过自发自用大幅降低用电成本;另一方面,减排责任日益加重,企业不仅要满足政府监管部门的减排要求,还要应对市场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对绿色发展的期待,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提升企业绿色形象已成为重要的竞争优势。在这样的双重因素驱动下,企业在厂房屋顶安装光伏不再仅仅是一种可选项,而是实现绿色转型、降本增效的战略抓手。
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企业对降低用电成本、提升绿色能源使用比例的需求不断增多,工商业分布式光伏订单数量急剧增加。2023年,我国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占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的比重已超过一半,达到54.8%;2024年以来,增长势头更加迅猛,仅上半年新增装机就达37.03GW,占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的70%,充分彰显了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市场的巨大潜力。
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分布式光伏行业吸引了大量资本和企业进入,竞争日益激烈。一方面,众多传统光伏企业纷纷加大在分布式光伏领域的投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完善产业链布局、加强技术研发等方式,提高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一些跨界企业(如电力企业、建筑企业等)也凭借自身资源优势不断涌入该行业,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在光伏组件市场,头部企业凭借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如高效电池技术、先进封装工艺等)、强大的品牌优势(在市场上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和显著的规模优势(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单位成本),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而在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领域,竞争则更多地围绕项目资源获取、资金实力、运维服务能力等展开,一些具有丰富项目资源(如与工商业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掌握大量屋顶资源)和雄厚资金实力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较领先的位置。
以隆基绿能为例,其在分布式光伏领域表现突出,BC技术全Kaiyun官方网站球领先,HPBC2.0组件量产效率达到24.8%,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针对工商业场景的特殊性,隆基绿能推出“三防组件”(防起火/防积灰/防遮挡),能够适配高载荷、沙戈荒等复杂环境,满足工商业厂房的多样化需求。2025年第一季度,隆基绿能工商业分布式出货量达5GW,市占率位居行业第一,充分体现了其在该领域的竞争优势。
我国分布式光伏行业代表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市场布局等方面的持续投入,将推动整个行业不断向高质量、高效率方向发展,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从地区分布来看,2024年我国光伏累计装机量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山东(50.21GW)、江苏(45.70GW)、浙江(38.94GW)、河南(37.19GW)、河北(29.08GW),传统光伏大省仍保持一定的规模优势。但从新增装机来看,我国分布式光伏市场南移趋势明显,2024年江苏、浙江、广东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分别达到17.97GW、12.04GW、11.16GW,成功取Kaiyun官方网站代传统的山东、河南、河北,成为分布式光伏市场新的主力军。
这一趋势的形成主要源于多方面因素:首先,江苏、浙江、广东等南方省份经济发达,工商业企业密集,用电需求大且电价相对较高,安装分布式光伏能为企业带来显著的降本效益,市场需求旺盛;其次,这些地区光照条件虽不及北方部分地区,但气候湿润、阴雨天气相对较多的特点反而更适合分布式光伏“就近消纳”的模式,减少了远距离输电的损耗;此外,南方省份在新能源政策支持、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表现突出,对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审批流程更简化,也吸引了大量投资进入。
3、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二十三十一、省市分布式光伏产业政策规划汇总及解读(指导类/支持类/限制类)
- 上一篇:为横河电机CENTUM VP系统启用PROFINET S2冗余功能
- 下一篇:暂无
-
2025-08-04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突破375GW:工商业需求撑起分布式光伏市场“半壁江山”
-
2025-08-04为横河电机CENTUM VP系统启用PROFINET S2冗余功能
-
2025-08-04分布式技术是区块链的特征之一
-
2025-08-04软盟技术取得基于分布式架构的软件远程测试系统及方法专利
-
2025-08-04金融业分布式数据库“收敛”格局清晰 下半场比拼生态化与商业化
-
2025-08-04超互联联盟科研突破:全球首个人工智能时代的城域网技术白皮书发布
-
2025-08-04AI颠覆算力架构绿色化和算网建设是关键丨ToB产业观察
-
2025-08-04聚焦大模型训练效率提升 北大依托昇腾突破细粒度混合并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