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翼云专利申请揭示AI技术对数据存储的深远影响普通人如何应对AI时代的挑战?
- 电信运营商?AI运营商?
- 天津南大通用专利新突破:一键完成数据库集群拆分合并轻松应对数据管理挑战
- 通用汽车最新专利:分布式直流-直流转换器有望提升电流控制效率!
- Docker入门:手把手教你前端容器化部署全流程
联系人:王经理
手机:13928851055
电话:13928851055
邮箱:sgbwre@163.com
地址:广州市天河南一街14-16号华信大夏四楼
电信运营商?AI运营商?
如果说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是“管道工”,那么在AI、AI+时代,运营商则在谋求破圈信息通信行业,全方位部局AI赛道,不仅提供AI基础设施———算力网络、通信网络,更进一步提供通用模型、推动AI在垂直行业的应用,实现在消费层面的普及,从而成为AI运营商。
从4月底的数字中国建设大会到刚刚结束的世界移动大会(简称MWC25)上海展上发出的信息,业界人士能够非常明确地看到电信运营商正在冲刺AI赛道,并对自己的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伙伴发出了全面向AI挺进的动员令。
似曾相识的场景曾出现在第二代移动通信(2G)、第四代移动通信(4G)启动之际。彼时,一方面,运营商在跑步建网,用一两年时间迅速建起覆盖全国的网络;另一方面,运营商紧锣密鼓地做生态动员,推动从终端、芯片、测试、网络到业务整个产业链条端到端的打通,争分夺秒地圈地抢用户。
可以说,对认定好的市场,运营商很能“打”。无论2G还是4G,都为运营商带来丰厚的回报,包括收入、利润和对社会的贡献程度。
所有人都相信,AI时代将会带来巨大的新机会、新市场。但AI市场与移动通信代际更迭市场不同,这个市场不限制牌照,玩家众多,竞争惨烈。电信运营商又Kaiyun平台官方将如何下手,才能继续成为行业的“带头大哥”呢?
在MWC25开幕式上,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演讲中畅想了未来AI产业的图景,以及在这一图景中,通信企业可以有哪些作为。
杨杰提出,随着AI技术能力、经济效益“两个规模效应”持续释放,AI在语言理解、图像识别、高效学习等方面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人类水平,并初步显现出思维、角色等类人属性。在可预见的未来,以传感器、处理器、存储器、控制器等物理硬件为“躯体”,以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运动智能为“神经中枢”的硅基生命,即将迎来群体性涌现。这些硅基生命与碳基生命深度融合、各展所长,将孕育出新的发展动能,开创碳硅融合的文明新形态。
当人机协同、人机融合进入“碳硅融合”视角,对运营商来说一些变化就已经发生了。
首先,硅基个体规模倍增,激发社会发展新红利。杨杰表示,硅基生命具备快速部署、无限复制等特性,可通过AI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多元形态有机融入社会,承担决策、执行、服务等各类职能。未来,硅基生命的数量将超过人类,成为社会劳动力与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形成新的“人口红利”、“人才红利”和新的“360行”。
硅基满足了信息通信行业寻求增长的主要需求:大规模市场,万亿级连接,可以更好地发挥运营商标准化设备、规模化建设、边际低成本等特长。
其次,数字空间纵深拓展,释放数实融合新的潜能。硅基生命具备长时间在线、多模态感知、海量并行推理等能力,可以实时、精确地映射现实世界,现实世界的信息向数字空间迁移的过程会进一步提速,数字城市、数字孪生工厂的形成会更快、更有实用性。杨杰表示,未来,数字空间将与现实世界深度交融,成为娱乐沟通、生产制造、科学探索等活动的重要场所,极大拓展人类活动边界,显著增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最后,智能经济效能跃升,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硅基生命依托知识迁移、记忆共享、自主进化等特质,可形成大规模协同创新网络,催生个性化智能体服务、人机协作生产、分布式交易等智能经济新业态,加速产业链和价值链重塑。未来,智能经济将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高阶形态,驱动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迭代速度跨越式提升。
从这一思路出发,未来发展趋势将是推动硅基与碳基加速融合。一是加速硅基生命的智能涌现。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运动智能的集成创新速度会加快,让AI能做更复杂、更具创造性的事。算法水平、算力效率、数据质量会不断提升,AI将向具备“感知—记忆—决策—行动”闭环能力的智能体演进,使各类智能体像人类一样善用工具、主动协同。AI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向更高等级演进。
二是加速硅基向碳基深度对齐。这将推动下一代通信网络加快演进,包括“天地一体、通感一体、通智一体”的6G网络,超高通量、超低时延的全光网络。大规模、分布式的人机实时交互需求,推动云计算加快向云智算升级,数字可信底座更加重要,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在建立身份可认证、记忆可留存、行为可追溯的“信任机制”上发挥作用。
三是加速碳基与硅基协同共创。包括内容创作、文化娱乐、健康养老、教育学习等智能服务共创,使人人都能拥有既有智慧、又贴心的“硅基伙伴”。在生产环节,“碳硅混编班组”和“数字孪生工厂”成为企业标配;在治理环节,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智慧社区等智治场景,助力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和科学决策水平。
去年,国务院国资委启动央企“AI+”专项行动,推动国务院国资委所管辖的央企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更好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三大运营商作为信息通信领域的央企,着力提升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全方位能力。今年,国务院国资委推动央企进一步瞄准战略意义强、经济收益高、民生关联紧的高价值场景,强化行业协同、扩大开放合作,加大布局力度,更好服务千行百业。
电信运营商也在主动向社会开放应用场景,通过搭建合作平台、加大采购力度等方式,强化与各类企业合作。智算供给方面,三大运营商在积极打造算力平台,其中,中国电信“息壤”“云骁”“慧聚”作为央企智算平台已经面向社会开放公益性算力基础服务。在模型研发方面,中国移动“九天”、中国电信“星辰”、中国联通“元景”等千亿级大模型具备全模态、复杂推理及智能体应用等能力。
对运营商来说,当前面临进入AI运营领域的绝好机遇。一方面,工业制造、能源电力、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行业、超500个场景正在加快布局AI应用,在交通物流、金融服务、绿色低碳、工业制造、石油石化等重点行业已经汇聚一批高质量数据集,这些场景的AI应用,为运营商实现真正的跨界运营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运营商强大的云服务网络、算力网络、5G-A网络,以及对AI大模型、AI终端的布局,也契合市场对AI智能底座的需求。
在MWC25上,作为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对自身做了新的定位———AI的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
杨杰表示,在供给者方面,构建具备多模态能力、行业深度赋能的“九天”通专大模型矩阵,打造涵盖AIIaaS(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即服务)、AIPaaS(人工智能平台即服务)、AIMaaS(人工智能模型即服务)、AISaaS(人工智能软件即服务)四层架构的云智算体系,推出支撑数据安全可信、高效流通的数联网(DSSN)。
在汇聚者方面,整合业界优质模型、垂类智能体、开发工具链等创新要素,构建AI训练、评测、产业创新三大基地,与产业伙伴联合研发多种AI技术路线和新型计算架构。
在运营者方面,构建“AI全栈服务”,面向千家万户推出智能体“灵犀”等多样化的AI+产品,面向千行百业打造丰富的AI+DICT项目,深化AI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布局。
在今年MWC25的展馆中,来自日韩、东南亚、非洲、中东地区的参观人数明显上升,位于整个展馆黄金入口位置的中国联通展台上,既使是经常接待国外参观者的英语通也有点懵。
“一般欧美和日韩的英语口音我能够分辨出来,但这两个地方之外的,不太容易区分,而今年问展品情况的人,有相当一部分我听不出来他们来自哪个国家。”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但不论哪个国家,他们最关心和想看的是我们与AI相关的应用和产品。”
在中国移动的展台上,AI智能硬件和AI智能手机的组合吸睛无数。搭载九天大模型的智能眼镜成为观众沉浸式体验翻译、提词、智能导航等功能的神器;AI智能手机化身成为全能“管家”,无论是系统级APP,还是第三方应用、垂直领域的APP,都能通过语音操控,人机交互无缝对接。
机器人是展会中的“硅基明星”。包括专为养老场景量身打造的轮式陪伴机器人,它能够识别老人身份,提供个性化的情感陪伴,按时提醒用药、运动,还能录制Vlog记录生活点滴。四足机器狗则可以充当视觉障碍人群的可靠伙伴,具备家庭建图、自主导航和多地形自适应能力,能够陪伴家人外出,承担导盲助手的任务;人形机器人则聚焦“类人交互、类人功能”,通过多模态交互技术,不仅能与用户进行自然流畅的沟通,还能在大空间环境中完成较为复杂的取物分类工作。
中国电信的展区则是智算平台的硬核展示。“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以Triless架构实现了资源、框架、工具“三重无感知”,企业无需操心算力资源获取、训推框架选择及复杂开发工具学习即可轻松落地AI应用。星辰Maas平台则提供了“评—选—部—数—训—推—用”全流程大模型服务,实现多云异构算力管理,融合监督微调、强化学习等前沿训练范式,精准适配不同研发需求。星辰行业智能体平台,由“智能体广场、知识库、提示词、行业工具库、行业智能体空间”五大核心模块构成,提供100多个通用和20多个行业智能体。
AI智能终端更加多样化。AI手机、AI云电脑、AI智慧屏随处可见。热度颇高的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是联想打造的新一代人机交互入口,目前已全面登陆联想AIPC。它包括AI操控、AI搜索、AI翻译、AI笔记、AI服务五大功能,刷新用户的智能交互体验。
从年初开始火热的AI一体机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中兴通讯展示了智算一体机在教育、医疗、企业管理、汽车设计等领域发挥的关键作用,如与浙江大学合作的智海教育一体机可提供AI通识课、专业课、实践实训;在三甲医院应用的AI医疗一体机,实现分钟级诊断报告生成,且准确率突破95%。
一支由澎湃算力驱动、专业化垂直模型深入、场景化能力全面渗透的运营商“AI能力联合舰队”,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深刻变革产业形态。例如,中国移动依托“九天”人工智能大模型为核心引擎,提供了涵盖自然语言理解、图像识别与数据分析的澎湃通用算力。在AI物联水利大模型中,构建起了水利数字孪生的坚实堡垒;AI海洋大模型中基于海洋MaaS平台,在海洋科研分析、智能养殖咨询、生态保护等领域展现多样化应用能力。
AI+视联网系统如同敏锐的“鹰眼”,实时分析展会人流分布与趋势,精准统计人数并智能生成告警;其视频大模型更能通过语音指令快速解读画面内容,提升安防与管理效率。
在数智生活领域,AI+智慧停车方案彻底改变传统体验,实现车位自动分配、车辆无感识别与秒级缴费;AI+智慧门店(如OnePay彩云商盟系统)则打造24小时无人值守新模式,有效消除门店运营人力成本高、效率低的痛点。
产业升级的浪潮中,运营商的AI技术方案也全面渗透,亮点纷呈:AI+矿山安监通过电子沙盘展示安监成效,守护矿企安全;AI+高标准农田赋能农事全流程,AI农机对话提升效率;金融领域,AI+金融智能客服提供7×24小时精准服务,显著降本增效;教育场景的AI+智慧悦读、考场管理的AI+巡考系统、医疗保障中的AI+医保反欺诈系统、智慧园区的AI+园区产业智服等,无不彰显AI深度赋能各行业的巨大潜力。
今天的运营商,本身就在向一个庞大的智能体演进,包含了智能化的5G-A/6G移动网络、算力网络、全光网络基础,包含了专业高效的数据公司,包含了以云为底座的智算平台,包含了可以面向普通消费者和千行百业的AI终端入口。如果说运营商在破圈中会遇到挑战,那这个挑战就是如何将庞大的资源有机地融入企业的“血液”和“神经”系统中,比如中国移动能否依靠其智能体“灵犀”,高效地按照用户需要对企业内部资源做集聚,“拉起”一个新的服务;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借用快速发展的外部AI技术力量,推动运营商“AI大脑”的不断升级和进化,AI技术的演进之快是以月来估算,来自运营商的大模型显然不在第一梯队,如何跟进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
2025-07-02天翼云专利申请揭示AI技术对数据存储的深远影响普通人如何应对AI时代的挑战?
-
2025-07-02电信运营商?AI运营商?
-
2025-07-02天津南大通用专利新突破:一键完成数据库集群拆分合并轻松应对数据管理挑战
-
2025-07-02通用汽车最新专利:分布式直流-直流转换器有望提升电流控制效率!
-
2025-07-02智芯微电子申请分布式馈线终端协同专利为高效定位线路故障提供技术保障
-
2025-07-02苏州吉呗思数据获得重要数据库专利推动分布式技术创新
-
2025-07-02蚂蚁集团2024年研发投入234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