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光大银行获2024年度金融领域7项企业标准“领跑者”称号
- 国能日新获12家机构调研:具体产品研发创新方面结合分布式“四可”管理要求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在分布式功率预测、群控群调控制类等相关产品的研发和功能提升(附调研问答)
- 容器云存储方案pptx
- 容器化数据中台部署深度研究
- 人工智能革新千万级客服群体!星智客开启AI服务新纪元
联系人:王经理
手机:13928851055
电话:13928851055
邮箱:sgbwre@163.com
地址:广州市天河南一街14-16号华信大夏四楼
国能日新获12家机构调研:具体产品研发创新方面结合分布式“四可”管理要求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在分布式功率预测、群控群调控制类等相关产品的研发和功能提升(附调研问答)
国能日新301162)5月22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5月22日接受12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其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答: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催生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与之配套的数字化与信息化需求显著攀升,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源端方面,新能源发电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峰频管理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有力地拓展了发电环节信息化管理的市场空间;网端方面,鉴于电力安全以及信创国改的迫切需求,电网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也在进一步提高;荷端方面,电力市场化的稳步推进促使用户高效提升用电效率,进而同步带动了信息化需求的增长。除此之外,新能源信息化应用范围已逐步从传统的单一电站管理、设备管理,延伸至涵盖发电、输电和用电等环节的全流程管理,在全流程管理过程中,新能源信息化也将生成打破原有行业壁垒的海量数据603138)集,并结合新一代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原有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构建更为数字化智能化的新能源信息产业链。随着新能源信息化应用环节的日益增多以及应用对象的不断转变,诸如新能源功率预测等各类信息化服务正逐渐成为主要需求,信息化应用也将更多地以服务的形式呈现,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更为精准、高效的支撑。
答:公司自主研发的“旷冥”新能源大模型已于近期完成发布后的首次迭代升级,本次升级除对大模型的稳定性和整体性能进行优化外,通过引入更多前沿大模型技术,使得“旷冥”新能源大模型在区域精细化预报、大数据决策能力、极端天气预报强化三大领域实现新能源预测能力的进一步强化,实现了整体预测精度及预测效率的显著提升,这将使得公司在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电网新能源管理及电力交易等多个业务场景下的预测及决策能力得以持续提升。未来公司仍将积极推进大模型技术与各业务条线的融合应用,通过不断强化技术优势,提升产品竞争力及性价比。
问:请介绍2025年以来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相关政策发布情况及市场需求变化情况。
答:分布式光伏逐年增长的并网规模,对于电网在潮流流向和电能质量方面造成较大影响,根据2025年1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正式稿,明确提到分布式新能源未来“可观、可测、可调、可控”的“四可”管理要求,未来实施需以各省份电网正式发布的具体要求为准。据不完全统计,部分省份已陆续下发分布式光伏“四可”管理的相关文件,其中要求部分分布式工商业新建电站具备功率预测功能,这使得公司功率预测业务从2025年起分布式光伏类客户数量增速较快。
答:分布式客户较集中式客户而言呈现规模小、数量多、项目单价较低且分布零散等突出特点。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原先功率预测行业内的大型综合类集团公司对于分布式功率预测市场的参与意愿较低,目前针对分布式预测市场的参与者多为中小功率预测厂商。针对分布式功率预测的现有竞争格局,公司将努力拓展市场以取得更高市场份额。
答:在电力交易领域,公司通过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满足市场Kaiyun开云交易主体的多元化需求,一方面公司基于“旷冥”新能源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加持下提供电力交易核心预测数据及辅助交易策略;另一方面为新能源客户提供专业、全面的电力交易全托管服务,保障交易收益,帮助市场主体科学有序地参与市场。在产品应用方面,截至目前公司电力交易产品及服务已实现在山西、广东、山东、甘肃等省份内部分客户进行创新性应用,未来公司将根据全国各省电力交易政策出台及更新情况持续进行产品推广及研发迭代工作,并向分布式电站、售电公司、大型工业用户、储能电站、虚拟电厂等多元化市场主体进行持续推广。
答:具体产品研发创新方面,结合分布式“四可”管理要求,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在分布式功率预测、群控群调控制类等相关产品的研发和功能提升;面对“136号文”后电力交易市场的格局变化,公司将结合各省相关政策加强公司电力交易产品的数据服务和辅助决策能力;针对用户侧参与市场化趋势,公司将重点推进虚拟电厂、微电网等系统和产品功能的完善。研发技术方面,公司将着力推进一站式新能源大数据平台和智能模型平台的研发工作,提高公司研发效率和技术能力。此外,持续推进公司“旷冥”新能源大模型的迭代研发工作,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深度学习方向与新能源业务场景的融合,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未来将进一步加大研发资源投入并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云计算、大数据等创新技术在气象算法、功率算法、控制算法等业务环节中的创新应用,提升研发效率和生产效率的同时,优化产品预测精度,完善研发中心建设,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及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力度,持续提升公司研发创新能力;
-
2025-05-24中国光大银行获2024年度金融领域7项企业标准“领跑者”称号
-
2025-05-24人工智能革新千万级客服群体!星智客开启AI服务新纪元
-
2025-05-24捷报频传!中国科技仿佛进入了“井喷期”
-
2025-05-24每周股票复盘:华如科技(301302)深化军事大模型应用拓展五大领域
-
2025-05-24特种无人机创新应用与关键技术发展研究丨中国工程科学
-
2025-05-24解码“鲲龙”机载系统 铸就中国民机电传飞控的自主之魂
-
2025-05-24分布式算力时代:边缘服务器产业生态位竞争与创新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