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宏分布式存储市场“卷”起来了?2025分布式存储市场趋势分析
- 重构金融数智化产业版图:中电金信的“中国解法”
- 以技术嵌入实现制度优势的倍增效应
- 计算机系统中的分布式处理技术介绍
- 从校园到市场贵州本土AI企业在“东数西算”大展拳脚!
联系人:王经理
手机:13928851055
电话:13928851055
邮箱:sgbwre@163.com
地址:广州市天河南一街14-16号华信大夏四楼
重构金融数智化产业版图:中电金信的“中国解法”
当下,数字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构产业版图,也在深层次重塑着技术基础设施的结构。从工业时代的“电力主导”到智能时代的“算力驱动”,数字化已不仅是提升效率的工具,还逐渐演变为一场涉及国家安全、产业主权和技术底座的系统性重构。
特别是在金融、能源、制造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这场变革不仅是一次技术更新,更是一场“压力测试”,它考验的是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的协同性,以及企业对未来架构趋势的理解力和执行力。
在这片从“信息化”走向“数智化”、从“应用层”下沉到“基础层”的产业深水区里,一批掌握底层技术、具备平台级能力的企业正浮出水面。在这一过程中,中电金信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作为中国电子旗下的重要成员企业,它不仅在金融数字化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更在构建行业新架构、推动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电金信正逐步成为越来越多大型机构信赖的“金融数智链主”,它不仅服务客户,更定义标准、搭建平台、连接上下游,成为行业架构转型中的关键一环。这一转型背景下,中电金信的角色和使命得到了进一步凸显。它如何从传统的“IT服务商”转型为具有平台级能力的核心力量?又是如何参与中国金融基础设施的重构?这些问题的背后,正是中国金融业数智化进程的缩影。
为此,《商学院》记者独家专访了中电金信常务副总经理(主持经营工作)冯明刚,围绕“金融科技”“数字底座”“架构转型”“AI驱动”等议题,展开了一场关于未来架构、技术变革与系统创新的深入对线
在中国金融业的信息化进程中,IT架构曾长期依赖海外技术体系。过去二十年,这种集中式技术路径以其高性能和稳定性支撑了金融核心业务的运行,但也留下了重度依赖、成本高企和国产替代困难等隐患。
随着新一代分布式架构逐步成熟,从“集中式大型机”向“分布式服务器集群”的迁移,正在成为金融业重构IT架构的核心趋势。
要理解这一趋势,首先得回到“集中式大型机”时代的运作逻辑。几十年来,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大多依赖一台或几台超高性能主机,来完成账务处理、交易清算、账户管理等关键操作。这种架构的优点是集中统一、安全可靠,但设备昂贵、运维复杂、技术封闭,且高度依赖海外厂商。
在多元生态建设上,冯明刚向记者表示,大型科技企业往往凭借自研芯片、服务器、网卡与存储设备,在产业链中占据优势,但金融机构更青睐多家厂商的第二、第三选择以分散风险。基于此,中电金信以应用牵引、场景驱动,构建开放生态、积极探索联合创新模式,不仅拥有中国电子自主计算全产业链单品支撑,还与超过100家产业生态伙伴形成协同;同时,在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广泛参与国家级与省部级重大科技工程、全栈技术体系研究和标准制定,持续推动金融行业国产化体系建设的创新与繁荣。
在行业迈向分布式的浪潮中,单靠技术迁移不足以解决效率和成本难题,关键在于如何将孤立的项目经验转化为可复制、可演进的标准化平台。
也因此,“源启”快速成为金融等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柱,凭借新Kaiyun一代技术架构,满足安全性和极致性能的双重要求。通过深度定制与柔性重构,“源启”已在300多项系统工程中成功应用,实现了从物理机到云计算、虚拟化和容器技术的持续迭代,并从核心系统逐步扩展至产业金融、移动金融、运营管理等更多综合应用场景。
“源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成果显著,不仅成功支撑国内多家头部银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而且深度参与保险、证券领域的架构转型。在中电金信与杭州银行的合作中,“源启”助力行业内首个“全栈信创基座云原生分布式核心系统”投产上线,有效提升了业务处理效率,交易耗时较原有系统缩短54%。这一成果在中国电子学会的科技成果鉴定中获得“国内领先”殊荣。
中电金信与华润银行联合打造的“央企金融基础设施信创平台”,成功整合16家厂商35项信创软硬件产品,支撑17个金融交易类系统架构转型,不仅为金融机构自主可控与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构建更为稳健的国家金融基础设施提供了坚实支撑。与此同时,“源启”的应用也延伸至能源、制造等关键行业,助力中国能建湖南火电打造“统一技术底座”, 系统应用开发效率提升20%以上;助力中国石化海南炼化打造“智慧安全管控平台”,支持日均5.5万人次安全管控。
这些实践成果不仅为相关企业带来了技术创新,也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冯明刚向记者强调:“一方面我们拥有不同项目落地实施的横向经验,另一方面中电金信还构建了行业级的联合攻关基地,模拟多地多活场景进行国产软硬件适配调优。”正是凭借跨行业、多机构的反复打磨,“源启”在交付效率、兼容性和系统稳定性上展现出明显优势,为更多行业的数智化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多行业融合的大趋势下,“源启·数字构建平台”正在成为关键行业数智转型的“通用语言”和“技术骨架”。
以数字底座为支撑、以应用重构赋能的基础上,中电金信还构建了一站式的咨询服务,为行业提供前瞻性的战略、业务与科技数据融合“顶层设计”,形成“底座+应用+咨询”完整的产品服务体系。2025年,这套体系迎来面向AI的全新升级。
继底座重构、业务重写和行业复制之后,AI能力的嵌入,成为推动数智平台迈向“主动演化”的关键一跃。
全面跃升为AI数字基础设施的“源启”,在为企业提供稳定、健全、安全的数字基础设施基础上,面向人工智能需求爆发时代,构建AI大规模开发实施能力以及系统化工具平台的解决方案。而以 “源启”为支撑,中电金信形成了“大模型+平台+应用+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模式,致力于打通AI应用价值的“最后一公里”。
在大模型领域,中电金信已适配主流国产大模型,并与各家银行联合推进“金融大模型”的场景化应用,涵盖智能客服、智能投顾、风险控制、监管合规等,其中部分模型已落地试点。例如,某头部城商行通过部署源启金融大模型,实现了金融服务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成功减少了约40%的重复性工作,数据处理速度和准确率大幅提升。
放眼全局,中国的分布式架构演进尚不足十年,虽然与世界一流技术体系仍存在差距,但方向已愈加清晰。正如冯明刚所言:“信创的终点不是国产化,而是形成属于中国自己的计算架构体系。”
中电金信目前正与行业监管、国家部委合作,积极参与数字基础设施的标准化、体系化建设,推动形成“全国适用”的国产软硬件生态底座。
当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底层逻辑由“连接”转向“牵引”,谁能拥有自主可控的技术平台、统一的标准体系与可持续的场景支撑,谁就将握住下一代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杠杆。
-
2025-05-12云宏分布式存储市场“卷”起来了?2025分布式存储市场趋势分析
-
2025-05-12重构金融数智化产业版图:中电金信的“中国解法”
-
2025-05-12以技术嵌入实现制度优势的倍增效应
-
2025-05-12计算机系统中的分布式处理技术介绍
-
2025-05-12技术驱动、政策引领、市场响应 换电生态圈加速共建共享
-
2025-05-122024年前三季度财报:分布式光伏行业上市公司现状如何?
-
2025-05-12鸿蒙系统在电脑端首次亮相:重构生态版图开启操作系统全场景时代
-
2025-05-12四方精创:5月9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